讀愛特伍,在瘟疫與民運之年──何曼莊讀《證詞》

網頁 啖書評 何曼莊x證詞

讀愛特伍,在瘟疫與民運之年──何曼莊讀《證詞》

三十五年後,在讀者眾所期盼的《使女的故事》續集《證詞》出版前夕,隨著大疫壟罩全球,三月中紐約全州進入「暫停」的半封鎖狀態,上百萬人失業或是被迫放無薪假,大規模瘟疫毫不留情地把美國長久以來的痼疾瘡疤揭開攤在眾人面前,全美國黑人死於新冠病毒的比率是白人的三倍。如此對窮人苛刻的醫療體系,直接催化了Black Lives Matter運動的白熱化,值此恍如末日的當下,讀瑪格麗特‧愛特伍《證詞》,它會預言怎麼樣的未來呢?

 
《使女的故事》劇照。 圖/IMDb
《使女的故事》劇照。 圖/IMDb

我曾經以為性知識是個人的事,學校教導的非常有限的性教育也被歸納在「健康與體育」、「認識身體」範疇之下,但是當我發現女性結婚、避孕、墮胎、性別認同都變成各路人馬爭論不休的話題,才知道一個女人就算只顧好自己的身體也不得安寧,因為國家、社會、長輩、鄰里都爭先恐後地要幫女人決定生育的選項。

瑪格麗特・愛特伍的經典名作《使女的故事》電視版第三季上線的時候,我迫不急待地看完了,其中一段驚心動魄的逃命戲深深烙印在我心上,戲中加拿大邊防警察用保暖布一把將人裹住,並快速宣讀難民權利:

「….如果你現在回頭返回母國,你將因身為女性而被起訴,你是否願意留在加拿大尋求政治庇護?」

 
瑪格麗特‧愛特伍《使女的故事》
瑪格麗特‧愛特伍《使女的故事》

 

《使女的故事》在一九八五年初版,預言不久的未來,美國因戰亂災禍陷入混亂,基督教重建主義者建立極權政府,女性地位低落淪為奴役,仍具備生育能力的則被選為「侍女」,被分發至權貴家庭擔任代理孕母。未來的某一天,生為女人就是一種罪?乍看很誇張,但在美國不長的歷史中,處處有跡可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十九世紀美國一名蓄奴的醫師西姆斯(J. Marion Sims),多次在黑奴女性與嬰兒身上進行非自願、無麻醉的實驗手術,蓄奴主聲稱黑人先天「智慧較低」,是「低等人種」,需要「改造」,那些黑奴的痛苦與生命換來的實驗成果,讓他達成突破性研究,被尊稱為「現代婦科之父」,這個人的紀念雕像一直立在紐約公園裡,直到2017年才被移到他處。

美國的醫學研究建立在白人特權上,醫療結構則支持富人相護。愛特伍小說筆下人物逃命總是向北,這不只是因為她是加拿大人,這是北美末世文學作品常見的設定,因為現實生活中,病得破產的人確實都往北求救。美國北部各州前往加拿大購買處方藥的巴士旅行團已經存在十幾年,由於美國並不管制藥價,去年藥廠調高胰島素價格,同樣在加拿大一劑三十美元的藥品,在美國自費則一劑高達三百二十美元,倡導全民健保(但是失敗)的資深議員桑德斯於是怒氣沖沖帶著一車糖尿病患者,越過邊境去加拿大買胰島素。

《使女的故事》劇照。 圖/IMDb
《使女的故事》劇照。 圖/IMDb

今年三月中紐約全州進入「暫停」的半封鎖狀態,幸運的人還可以在家遠距工作,雖然有上百萬人失業或是被迫放無薪假,但是可以在家避難至少不會有感染的危險,但是那些必須照常出勤的「民生必需產業」雇員,例如大眾交通工具駕駛員、醫院的員工、安養院人員、清潔人員、超市收銀員、警察、速食店點餐員、以及各種工人司機送貨員,這些人拿著不高的時薪,在防護設備不足的情況下承擔加倍的工作量,而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大部分是黑人或拉丁裔。再者,低收入住宅區大多為黑人社區,人口較為稠密而衛生條件較差,讓疾病傳播更快,這些人通常已經體驗過美國醫療體系對他們的差別待遇,普遍不信任醫院,也因此導致延誤就醫。如果可以選擇,相信沒有人會願意世代都從事低工資、高風險的行業,或是住在環境惡劣的國宅,美國黑白之間貧富差距是蓄奴制度的遺毒,長久的體制不公不但讓黑人無法脫貧,甚至承受加倍的死亡威脅。


大規模瘟疫毫不留情地把美國長久以來的痼疾瘡疤揭開攤在眾人面前,根據APM Research Lab的統計,在疫情爆發以來,全美國黑人死於新冠病毒的比率是白人的三倍。如此對窮人苛刻的醫療體系,直接催化了Black Lives Matter運動的白熱化,已經喊了七年的口號,在COVID-19新冠病毒疫情高峰時突然爆發全國性抗爭,並不是巧合。

《使女的故事》劇照。 圖/IMDb
《使女的故事》劇照。 圖/IMDb

愛特伍每部小說各有不同視角,但都有一個共同點:沒有百分之百的壞人,惡是體制的產物。她的作品無數,比起我翻譯的《美麗性世界》、《瘋狂亞當》系列,背景在美國東北部的《使女的故事》更加貼近我生活的地方,而且,我總覺得這個故事的主角很可能就住在隔壁。


我說「隔壁」不是比喻,距離我住處一公里遠的「隔壁村」,就是一個猶太極端正統教派──哈西迪教派 (Hasidic Orthodox)社區,那裡的人全天候穿著傳統服飾,男人留鬍鬚戴假髮,女人包頭包腳,青年很早就教內結婚,生很多小孩,他們在街上走從不落單,節慶聚會賓客兩百人起跳,就算只是去公園散步,也一定全家大小同進同出,我與他們擦身而過時,不自覺會避免與他們目光接觸,心想如果今天我不是住在這條街上,而是在隔壁社區生為女人,不要說身體自主、受教育權或生育選擇權了,連髮型跟鞋子的款式都沒有得挑。無論是古老教派或是王朝后宮,體制結構看起來都跟書中「基列共和國」很相似,繁衍後代的實力就是權力,他們都配置大量資源來控制女人的子宮,世界越是亂,他們就控制的越緊。列舉「基列共和國」有效控制群體生育主權的配套措施:規定服裝儀容、限制閱讀、限制社交範圍、學習家務針線活……貌似跟明清時代地主家控制姨太、童養媳的方法是一樣的。

《使女的故事》劇照。 圖/IMDb
《使女的故事》劇照。 圖/IMDb

中國女性在數百年來被剝奪教育權、毫無自由的歲月裡,發展出了一種女人才懂的文字,叫做「女書」,她們用這種密碼傳述心事、互相祝賀、寫自傳、也寫家族記事,中國正史記載前後一千多年,幾乎沒有任何女性的聲音,那些稀少的女書成為彌足珍貴的女性觀點史料。閱讀《使女的故事》續集《證詞》的時候,讓我想起了女書,因為《證詞》是由三個女人的獨白所組成的:掌權的列基大主教女兒,與在加拿大長大的反列基社運少女,以及第三個謎之女聲,是藏身幕後的政權推手,這三個女人是新秩序裡成年的第一個世代,原本體制壓迫的女性也長出了知識與力量,站在互相敵對的陣營,這樣的「女書對戰」會預言怎麼樣的未來呢?


如果你現在是一名高中生或大學生,在2020年全球混亂的時刻讀這本書,可能會有點發抖,但是不用太過害怕,你會在新秩序裡成年,成為全球疫情後第一代,要記住無論發生什麼事,不要放棄閱讀,不要放棄書寫自己的故事。

 

瑪格麗特‧愛特伍《證詞》
瑪格麗特‧愛特伍《證詞》

 

原文轉載自《幼獅文藝 7月號/2020 第799期》

 


 

|何曼莊
台北人,現居紐約市布魯克林。著有《有時跳舞New York》、《大動物園》、《給烏鴉的歌》以及《即將失去的一切》。

 


 

《有時跳舞 New York》

作者:何曼莊

作家何曼莊從小在「八○年代的表演藝術風景後台」成長。自身熱愛跳舞、也和舞蹈家們熟識的她,舞蹈就像閱讀寫作之外開向世界的另外一扇窗。這本源起於她在BIOS Monthly的同名專欄,小說家靈動的文字寫起文化散文分外犀利過癮,然後書中不只收錄專欄散文,女作家靈感噴發,以紐約為豐富地景寫成了結構完整的《有時跳舞》。此書也可說是長住紐約的何曼莊給喜愛文化藝術的讀者們的另類紐約旅遊指南。


使女的故事(圖像版)
《使女的故事(圖像版)》


作者:芮妮.諾特、瑪格麗特.愛特伍

插畫家芮妮.諾特接受出版社邀請,擔任《使女的故事》圖像小說版作者,早在影集播映之前,就已開始著手創造書中的基列共和國。她反覆閱讀文本,挑選出重要段落,重新編寫腳本,並輔以大量素描,描繪出角色特徵,而後以擅長的水彩與墨水畫出了基列共和國中的陰鬱與恐怖,小說中的經典場景,更讓人過目不忘,使圖像小說版展現完全不同於其他表現形式,令人耳目一新的《使女的故事》。


《幼獅文藝 7月號/2020 第799期》

雙面愛特伍

瑪格麗特.愛特伍是作家們的作家。她在二○一四年埋下百年後才會出版的書稿,在看似未來的小說中埋下現世的見證。《使女的故事》續集《證詞》在臺灣翻譯出版前夕,我們如何於此時此地,重新閱讀愛特伍作品中的雙面對照,重層聯繫?從性別,創傷,生態,末日,怪物,詩歌,影像,現世,抵達故事裡的故事……科幻不假,未來不遠。深讀小說,也是重寫時代。
雙面映照更多雙面,我們將自己埋進愛特伍,或者重新裝配,改造時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