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麵,你撩了我的心,現在我要來把你吃掉啦──戰後的義大利和餐桌上的食物

網頁 書物語 義大利麵

義大利麵,你撩了我的心,現在我要來把你吃掉啦──戰後的義大利和餐桌上的食物

1949 年戰後,義大利政府為解決鄉村地區問題,進行土地改革,並努力囤積小麥以穩定售價水準、支持鄉村勞工薪資,農民們在土地改革政策支持下依循傳統方式務農,並沒有能力將產業升級、現代化,政策效果仍極其有限。

 

許多義大利人習慣的飲食,日後被稱為地中海飲食,內容主要是穀物、鄰近鄉村生產的新鮮蔬果、義大利麵、雞蛋,偶爾吃魚與一點乳酪。北方義大利人攝取較多動物性脂肪。不過一九五○年代,每人年度總肉類攝取量依然有限。土地改革之後,國會針對貧窮狀況展開調查,結果指出南方超過半數的家庭屬於貧戶。許多家庭依然使用壁爐、炭火爐來煮飯,經濟狀況好一些的人家會購入「cucina economica」,這種爐台可以燒水煮飯,以煤炭或木柴為燃料。電子爐、瓦斯爐對當時人而言依然是奢侈品。

 

戰後義大利人終於能取得食物。
戰後義大利人終於能取得食物。

 

一些年輕的電影工作者以這類貧困的處境為題創作,電影氣氛嚴肅,雖然反映現實,但通常因為創作者的政治立場有所誇大,這些電影人如羅貝托.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維多里奧.狄西嘉(Vittorio De Sica)、盧契諾.維斯康堤。這批創作者拒絕以上一代政治宣傳的角度來看待他們所處的世界,他們不在片廠拍攝,轉往現場攝影,盡可能雇用素人演員演出作品。他們的創作選擇,開創出新電影美學,聞名世界,被稱為新寫實主義。這些故事主要描述勞工階級角色的悲歡離合。盧契諾.維斯康堤在《大地震動》(La terra trema,一九四八年)描寫住在西西里東岸的漁民家庭掙扎求生,卻被殘酷打倒的故事;桑蒂斯(GiuseppeDe Santis)的《慾海奇花》(Riso amaro,又譯《粒粒皆辛苦》、《艱辛的米》,一九四九年)著重種稻工人的生活、鄉村勞工工會的困難。

 

種稻工人,義語為「mondine」。《慾海奇花》電影主角群,畫面來自電影(一九四 九年)。
種稻工人,義語為「mondine」。《慾海奇花》電影主角群,畫面來自電影(一九四 九年)。

 

弔詭的是,觀眾並不買帳,他們已習慣了法西斯政權贊助的電影,電影是娛樂,也是政治傳聲筒。新寫實主義大師維多里奧.狄西嘉的傑作《單車失竊記》(Ladri di biciclette,一九四八年)中有一幕非常有名,故事背景是二戰剛結束的羅馬,有位父親決定裝闊,帶兒子去高級餐廳吃午餐,但他們其實沒有那麼多錢可以揮霍。兒子看著附近傲慢的上流階食客面前擺滿豐富的食物,自己只能吃簡單的「mozzarella in carrozza」,也就是在麵包中間夾一片莫札瑞拉乳酪後下鍋油炸的三明治。他也喝了一點父親的紅酒,心中明白母親不可能會同意他們在做的事。陌生的環境讓孩子緊張,當父親提到上班用的腳踏車被偷了,一家人面對的困境時,他滿懷愧疚,幾乎食不下嚥。我們在這一幕看到一位陷入絕境的父親,他奮力維持自己身為家庭經濟支柱的角色,貧窮的現實卻擺在眼前,他沒有辦法提供家人更多的食物,令人不勝傷感。我們可以從電影中的許多元素得知當時在公開場合吃飯是怎麼一回事:客人受到的招待、吃得到的料理如何,社交場合談論的話題是糧食匱乏。狄西嘉另有一部片關注貧窮,《米蘭奇蹟》(Miracolo a Milano,一九五一年)中,有群流浪者為了「一隻真的雞」參加抽獎,最後得獎的幸運兒在其他餓肚子的參加者面前把雞吃了。

 

狄西嘉以戲謔輕鬆的風格討論社會議題,這樣的手法也越來越常在後來義大利電影中看見,這些作品反映出一九五○年代初期,義大利經濟改善的狀況。路西卡諾.埃默(Luciano Emmer)《八月的星期天》(Domenica d’agosto,一九五○年)將諷刺重點轉到羅馬群眾身上,片中群眾帶著大量食物去海邊玩,有飯可吃的新現實帶來安全感,也暴露人民教育素質不足。食物與飢餓不再是攸關多數人生存的迫切議題,很快成為喜劇的主題,如馬力歐.馬東納(Mario Mattone)《貧窮與尊貴》(Miseria e nobiltà, 一九五四年)。這部片故事背景是那不勒斯,由受民眾喜愛的知名喜劇演員托托演出,最知名的場景是托托餓扁了,當他吃到番茄義大利麵時興奮過度,甚至把口袋裝滿麵,又用手抓麵吃,邊吃邊跑到桌上跳起舞來。義大利電影也記錄了美國的影響,重建時期,義大利人學習美國人的飲食方式,外國食物也廣泛地流行起來。

 

馬力歐.馬東納電 影作品《貧窮與尊 貴》中的角色托托 (一九五四年)。
馬力歐.馬東納電影作品《貧窮與尊貴》中的角色托托(一九五四年)。

 

史坦諾(Steno)《在羅馬的美國人》(Un americano a Roma,一九五四年)故事主角是位想當美國人的羅馬人,他的新身分認同讓他滑稽地模仿美國人的語言及行為舉止。主角列舉自己想吃的異國食物,比如優格與芥末,表明那些食物是多麼迷人,同時卻難吃得要命。許多義大利人到現在還是可以一字不漏地背出他的經典台詞。此外,他也拋不開對傳統美食的愛,比如義式長麵和葡萄酒,只能一邊嫌棄這些食物過氣又無趣,一邊又渴望吃這些食物安撫自己。經典台詞「義大利麵,你撩了我的心,現在我要來把你吃掉啦」今天還是常被義大利人引述,用以形容看到全球化的食物雖然覺得新潮有趣,卻不像傳統義式料理令人滿意。



書籍簡介 | 義大利美食史:在神話與刻板印象之外

義大利有令人眼花撩亂的葡萄酒、起司、麵包、蔬菜、薩拉米香腸等等,不論是披薩店、冰淇淋店、家庭式餐館,或米其林餐廳,對美食家來說,義大利已經成為聖地。本書主要就在探討大眾對義大利美食的痴迷,以及義大利美食如何演變成為今日的形式,這本引人入勝的指南帶我們回顧義大利與食物的關係。

作者簡介 | 法比歐.帕拉薩索利(Fabio Parasecoli)

羅馬人,曾為專門介紹義大利紅酒與美食的暢銷雜誌《紅蝦》(Gambero Rosso)工作。目前是紐約市新公眾參與學校食品研究計劃的副教授兼協調員。他的研究主題是探索飲食與文化政治之間的交互影響,特別是傳統、媒體與設計,,著作包括《咬我:飲食和大眾文化》(Bite Me!Food and Popular Culture)、《盛宴:美國的食品,電影和文化公民》(Feasting Our Eyes: Food, Film, and Cultural Citizenship in the US,與勞拉.林登菲爾德合著)》以及《歐洲烹飪文化概論》(Introduction to Culinary Cultures in Europe)。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