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年年度小說紀事

網頁 書物語 小說選事紀

一○九年年度小說紀事

 

 

一○九年年度小說紀事   邱怡瑄

 

一月

  • 二日,二○二○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公布,小說獎為胡晴舫《群島》、陳淑瑤《雲山》、李維菁《人魚紀》。
  • 十二日,《亞洲週刊》公布二○一九十大華文小說入選作品,臺灣入選作家與作品為黃春明《跟著寶貝兒走》、黃錦樹《民國的慢船》、駱以軍《明朝》。
  • 十七日起至二月十五日,新經典文化策辦「天橋上的魔術師圖像暨互動藝術展」於漫畫基地展出,吳明益原著《天橋上的魔術師》透過小莊、阮光民漫畫,結合了圖像、實景、科技、視覺與互動藝術,用9個展區呈現9篇故事的「魔幻場域」。
  • 二十一日,國家人權博物館與春山合作出版「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由胡淑雯、童偉格2名小說家主編,分「血的預感 沒有日夜的日夜」,「眾聲歸來 許多年後,我們才知曉」、「國家從來不請問 那隻看不見的黑手」、「白色的賦格 風聲過後的空白」四卷,選出郭松棻、吳濁流、朱天心、李昂、楊照、李喬、舞鶴、宋澤萊、黃春明、賴香吟等三十名作者的作品。

 

二月

  • 第二十八屆臺北國際書展原訂四日開幕,文化部因新冠肺炎疫情考量,先宣布延期至五月,後又取消。改以「閱讀新風景Online」為主題,舉行線上書展。
  • 二十一日,臺北市文化局主辦,文訊雜誌社執行的「二○二○臺北文學季」舉行開跑記者會,規畫「水城漫遊‧河畔說書」講座及走讀、「河岸臺北‧水岸曬書─市圖好書展」、「回憶伏流─作家手寫信記事」特展、「臺北文學‧閱影展」等。

 

三月

  • 十九日,九歌出版社舉行「一○八年度文選新書發表會暨頒獎典禮」,由張惠菁主編小說選。年度得主黃麗群〈搬雲記〉,入選者尚有:羅浥薇薇〈失戀傳奇〉、陳淑瑤〈芳鄰〉、洪昊賢〈之後〉、胡淑雯〈富家子〉、劉芷妤〈火車做夢〉、寺尾哲也〈州際公路〉、張亦絢〈淫婦不是一天造成的〉、王定國〈生之半途〉、劉旭鈞〈猴〉、何敏誠〈探病〉、鍾文音〈最後的訪客〉、伊格言〈再說一次我愛你〉、黃錦樹〈大象死去的河邊〉、高翊峰〈奈落〉。
  • 二十五日,作家郭漢辰病逝,享年五十六歲。創作橫跨詩、散文、小說與報導文學,推廣家鄉屏東藝文與地方書寫,並以勝利眷村張曉風舊居為「永勝5號」,做為微型文學館。出版詩集《屏東詩旅手札》,散文集《和大山大海說話》、《幸福迎向死亡》、《揹山的人》,小說集《記憶之都》、《封城之日》、《誰在綠洲唱歌》、《剝離人》、《海枯的那天》等。

 

四月

  • 三日起至二○二一年二月二十八日,臺灣文學館與日本佐藤春夫紀念館、東京實踐女子大學合作展出「百年之遇──佐藤春夫一九二○臺灣旅遊文學展」,蒐羅關於佐藤春夫臺灣之旅的相關文物典藏,且透過其小說、童話與紀實散文等臺灣題材作品,為當時日本文學帶來熱帶、南方、原住民族等嶄新內容。
  • 十四日,著名翻譯家景翔逝世,享壽八十歲。景翔,本名華景彊,一九四一年生於江西,畢業於臺北工專。曾任《中國時報》副刊編輯。景翔影評、譯作豐富,亦為推理小說評論者,譯有《午夜牛郎》、《梭羅日記》、《豔陽下的謀殺案》、《中性》等。
  • 二十三日,文化部邀請民間共同舉辦「走讀臺灣」,推出結合行走與閱讀的多元線上、實體活動,如以文學作品結合地景的「文學島讀─遇見作家的N款設計」帶領讀者走讀小說家王拓、王文興、瓦歷斯諾幹、陳又津等筆下的家鄉,或以李潼小說作品結合宜蘭在地風土文化的走讀策展。
  • 三十日,旅美小說家於梨華因新冠肺炎病逝,享壽八十九歲。於梨華,一九三一年生,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新聞學碩士,著有小說《又見棕櫚,又見棕櫚》、散文《記得當年來水城》等,記錄六○年代留學生生活。

 

五月

  • 十六日,「臺灣文學之母」鍾肇政辭世,享壽九十六歲。鍾肇政,生於一九二五年,戰後就讀臺灣大學中文系,後因耳疾休學。從事國小教職達40年。描寫龍潭的《魯冰花》曾改編電影,且以《濁流三部曲》、《臺灣人三部曲》等大河小說,創臺灣先河。並與文友組織《文友通訊》、主編《臺灣文藝》與《民眾日報》副刊,推廣臺灣文學、客家文化,提攜後進不遺餘力。曾獲國家文藝獎、臺美文學獎,以及吳三連文學獎。

 

六月

  • 十八日,第二十三屆夢花文學獎公布得獎名單,短篇小說首獎林楷倫〈外埔的海〉,優選何郁青〈墓園守望者〉,佳作葉琮銘〈帶海狸回家〉、陳韋任〈永恆的空間〉。
  • 三十日,第七屆聯合報文學大獎公布,由小說家張貴興獲獎。

 

七月

  • 十五日,小說家、九歌出版社創辦人蔡文甫辭世,享壽九十五歲。蔡文甫,一九二六年生,江蘇人。曾任《中華日報》副刊主編21年,創辦九歌出版社與純文學出版社、大地出版社、爾雅出版社、洪範出版社並稱文學出版界「五小」,成為八○年代文學出版榮景的推手。曾獲金鼎獎特別貢獻獎。著有小說集《雨夜的月亮》等、《天生的凡夫俗子――蔡文甫自傳》。
  • 十九日,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與聯合報副刊共同主辦的二○二○第十七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公布得獎名單,短篇小說首獎陳心容〈歿年〉,二獎李彥妮〈活蛤和火鍋〉,三獎蔡佩儒〈獵場〉,優勝王煥緯〈面海〉、江承翰〈稻田裡的郵輪〉、呂佳真〈中繼站〉、鄭安喬〈女也〉、曾亦修〈橘子〉。
  • 二十九日,龍應台舉辦首部長篇小說《大武山下》新書發表會,為以家鄉屏東大武山小鎮為背景的青少年奇幻小說。

 

八月

  • 三日,彰化文化局公布第二十一屆磺溪文學獎得主,短篇小說類磺溪獎:嚴筱意〈八卦山下〉,優選獎:陳昱良〈路燈下〉、蔡桂林〈守埤人〉、江馥如〈空轉鎖芯〉、蔡昇融〈叢生麻竹〉、徐麗娟〈女兒回家〉。微小說類磺溪獎:陳俊志〈鋦瓷人〉,優等獎:林昀暄〈雞會教育〉、張俐雯〈一生半瞬〉、李順儀〈耳〉 。特別貢獻獎為楊錦郁。
  • 四日,文化部公布第四十四屆金鼎獎得獎名單,文學圖書獲獎小說有賴香吟《天亮之前的戀愛:日治台灣小說風景》、陳淑瑤《雲山》、陳思宏《鬼地方》。特別貢獻獎由城邦出版集團何飛鵬董事長獲獎。
  • 十三日,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舉辦贈獎典禮,首獎張英珉《跆拳少女》,評審獎、推薦獎從缺,榮譽獎陳怡如《月光下的藏人尋》、李郁棻《少年∀I》。
  • 十八日,張愛玲作品研究者魏可風逝世,享年五十五歲。近年致力研究張愛玲作品,著有《臨水照花人:張愛玲傳奇》、《謫花:再詳張愛玲》。
  • 二十二日,第二十二屆臺北文學獎舉辦頒獎典禮,小說類首獎余迪麟〈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評審獎劉旭鈞〈綠、橋〉,優等獎林文心〈淨女〉、蕭信維〈孟甲〉,同時頒贈第20屆文學年金,由由作家廖瞇以《滌這個不正常的人》獲獎。
  • 二十三日,臺中市文化局主辦的「臺中文學季」開跑,以「文字的力量」為主題活動結合文學沙龍、文學散步、文學創作坊、文學市集、文學跨界音樂會及親子文學劇場。
  • 二十五日,龍瑛宗文學館由新竹縣政府修復後開館,文學館前身是北埔公學校日式宿舍,為龍瑛宗母校。
  • 二十五日,呂赫若長子呂芳卿代表捐贈《呂赫若日記》予臺灣文學館。一九五○年代,呂赫若過世後,家屬在白色恐怖氛圍下,掩埋其手稿和創作,僅日記留存,為呂赫若唯一倖存手稿。
  • 二十九日,臺南文化局舉辦的「第十屆臺南文學獎」公布得獎名單,華語短篇小說:首獎韓昌弘〈月落山前〉;優等何玟珒〈那一天我們跟在雞屁股後面尋路〉;佳作許淑娟〈捉迷藏〉、陳泓名〈告別〉、呂翊熏〈髒衣服〉。

 

 

九月

  • 四日,「南國漫讀節」於屏東舉行,由青鳥文化企畫執行,推出「飲食是流動的文化博物館」、「從地方出發」、「城市沙龍」、紀念郭漢辰「向作家致敬」系列、探究文史的「閱讀山海」。
  • 十九日,台灣推理作家協會舉行第十八屆徵文獎頒獎典禮,首獎:會拍動〈初心村的偵探事務所〉,入選:牛小流〈偵探在菜市場裡迷了路〉、冷水砼〈冬日將盡〉、冒業〈所羅門的決斷〉、吳非〈和騎士度過的那鍾岳《似曾相識》一夜〉。五篇作品集結成徵文獎作品集《偵探在菜市場裡迷了路》。
  • 二十五日,二○二○打狗鳳邑文學獎公布得獎名單,小說組高雄獎潘鎮宇〈飛魚之死〉、優選獎葉琮〈南國的盛宴〉,佳作嚴筱意〈頭家嬤跑疏開〉、陳育萱〈溫度〉。
  • 二十六日,國家人權博物館與臺文館合作,以童偉格、胡淑雯所編《讓過去成為此刻》小說選為文本,推出「噤聲的密室――白恐文學讀心術」文學行動展,展覽分:「噤聲的時代」、「老大哥正看著你」、「沒有日夜的日夜」、「疾駛而過的列車」、「倒退著走入未來」。
  • 三十日,宜蘭大學設立「黃春明研究中心」,蒐藏黃春明手稿與文獻,並推動相關研究,黃春明捐出手稿,並與陳芳明對談。
  • 九月,著名華文小說家張愛玲誕辰百年,中國、香港、臺灣延燒張愛玲傳奇熱潮,《皇冠雜誌》、《聯合文學》、《印刻文學生活誌》、誠品《提案》等皆製作專輯紀念。皇冠文化也推出張愛玲作品「百歲誕辰紀念版」,並有宋以朗編、馮睎乾整理的《張愛玲往來書信集》。

 

十月

  • 十三日,新北市文化局公布第九屆新北市文學獎得獎名單,短篇小說類首獎首獎謝見辰〈自山中滑落〉,優等鄭博元〈細胞〉、鍾曉晴〈瑪利亞〉,佳作何志明〈假裝〉、蔡旻君〈長樂街五十五巷〉。
  • 十八日,中央書局重新開幕,以「浪漫的力量—臺灣文化的青春年代」為主題致敬臺灣百年前的文藝浪潮。中央書局於一九二七年由臺灣文化協會成員創立,熄燈二十二年後,由上善人文基金會重修再生。上善基金會董事長詹宏志表示,中央書局承載眾人盼望與歷史責任,曾經是當代文化舞臺,未來要重返風華。
  • 二十四日,小說家七等生因病辭世,享壽八十一歲。七等生,本名劉武雄,一九三九年出生,苗栗縣通霄鎮人,畢業於臺北師範學院藝術科,曾任小學教師多年。被譽為臺灣現代主義代表作家,曾獲國家文藝獎,著有《來到小鎮的亞茲別》、《沙河悲歌》、《我愛黑眼珠》等。
  • 二十九日,桃園文化局「二○一九桃園鍾肇政文學獎」得獎名單揭曉,短篇小說組正獎白樵〈南華夫人安魂品〉,副獎李修慧〈阿慶〉、胡信良〈櫻花何時開〉。
  • 三十一日,第二十一屆國家文藝獎舉行頒獎典禮,文學類得主為小說家黃娟。

 

十一月

  • 一日,小說家、電影編導張毅逝世,享壽六十九歲。張毅以小說〈源〉改編為電影劇本後投入電影界,先後編導《玉卿嫂》、《我這樣過了一生》、《我的愛》,被譽為「女性電影三部曲」。以白先勇原著改編電影《我這樣過了一生》獲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一九八七年創立琉璃藝術工作室「琉璃工房」。
  • 七日,第十六屆林榮三文學獎頒獎典禮,短篇小說獎首獎林楷倫〈雪卡毒〉、二獎林文心〈遊樂場所〉、三獎邱常婷〈斑雀雨〉,佳作搖俞〈我們要如何才能原諒自己〉。
  • 七日,臺灣文學館推出展期十年的臺灣文學主題常設展「文學力――書寫LÁN臺灣」,以「注意,你已被文學包圍了」、「始動,島孕育的.與海帶來的」、「立志,文明開化的夢與傷」、「跨越,窒息年代的游擊戰」、「爆炸,每個人都飆出高音」、「____,寫我們一起的未來」等六大展區呈現百年來臺灣文學。
  • 十四日,二○二○台灣文學獎金典獎舉行頒獎典禮,年度大獎由陳思宏《鬼地方》奪得。林新惠小說《瑕疵人型》同獲金典獎與蓓蕾獎肯定。小說另有郭強生《尋琴者》、黃春明《跟著寶貝兒走》獲金典獎。
  • 二十一日,二○二○年吳濁流文學獎舉行頒獎典禮,短篇小說首獎何郁青〈有狗消失的天空〉、貳獎陳宏志〈出路〉、參獎張喬雅〈遛鳥人〉,佳作廖若松〈小黑〉、魏執揚〈小倩〉、徐麗娟〈日光安靜〉。

 

十二月

  • 一日,二○二○「Openbook好書獎」公布。共分中文創作、年度翻譯書、年度生活書、年度童書/年度青少年圖書四類。獲獎小說有陳栢青《尖叫連線》、郭強生《尋琴者》。
  • 七日,一○八年高雄青年文學獎舉辦頒獎典禮,短篇小說(16-18歲組)首獎鄭宇涵〈金盞花〉,二獎王煥緯〈默劇醒來之後〉,三獎蔡孟庭〈那是極為黑暗的湖〉。短篇小說(19-30歲組) 首獎嚴翊〈母狗〉,二獎李奇儒〈晚餐〉,三獎嚴翊〈「我愛我媽」〉。
  • 十三日,「第十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於佛光山舉辦贈獎典禮,貢獻獎為司馬中原。長篇歷史小說,首獎貳獎從缺,參獎王楨棟《站在上天這一邊》。短篇小說首獎張英珉〈蝗〉,貳獎郭昱沂〈大象時光〉、參獎葉琮銘(葉琮)〈當年天空飄落的雪〉。「長篇歷史小說寫作計畫補助」由張郅忻《十足先生》、傅正玲《陶庵十賦》獲獎。
  • 十五日,國藝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公布補助名單,由楊富閔「教育小說《愛文》寫作計畫」、錢映真「緣故地」獲得補助。

 

十二月

  • 一日,《文訊》推出「二十一世紀上升星座:一九七○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就詩、散文與小說,選出作家作品二十部,小說入選有陳雪《橋上的孩子》、王聰威《濱線女兒》、甘耀明《殺鬼》、童偉格《西北雨》、楊富閔《花甲男孩》、伊格言《噬夢人》、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黃麗群《海邊的房間》、賀淑芳《湖面如鏡》、胡長松《復活的人》、瀟湘神/新日嵯峨子《臺北城裡妖魔跋扈》、吳明益《單車失竊記》、張亦絢《永別書》、連明偉《青蚨子》、黃崇凱《文藝春秋》、楊双子《花開時節》、洪茲盈《墟行者》、沈默《劍如時光》、高翊峰《2069》、陳思宏《鬼地方》。
  • 一日,《聯合文學》雜誌選出「二十位最受期待的青壯世代華文小說家」。臺灣入選小說家為盧慧心、洪茲盈、劉梓潔、黃崇凱、連明偉、楊双子、邱常婷、陳柏言、洪明道鍾旻瑞
  • 三日,第二十一屆臺北文學年金得主揭曉,徐振輔以長篇小說《西藏度亡經》獲選。
  • 十日,由畫家、美術史學家兼小說家謝里法發起、捐出其行政院文化獎獎金所成立的「羅曼.羅蘭百萬小說賞」,朱和之《南光》獲獎。
  • 十二日,二○二一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公布。小說獎PAM PAM LIU《瘋人院之旅》、黃春明《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郭強生《尋琴者》。
  • 十六日,目宿媒體舉辦「思慕七等生《削瘦的靈魂》親友紀念專場」活動,放映「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三系列文學紀錄電影首部片《削瘦的靈魂》,該片為記錄臺灣小說家七等生的電影作品。
  • 二十二日,金石堂書店揭曉十大影響力好書得獎名單與年度風雲人物,由龍應台城邦第三事業群總經理涂玉雲獲頒獲得。十大影響力好書中文小說有郭強生《尋琴者》獲選。
  • 二十六日,位於宜蘭,由小說家黃春明的「百果樹紅磚屋」,舉辦告別演講後,正式畫上句點。「百果樹紅磚屋」經營八年,舉辦過無數場藝文講座與演出,已成為宜蘭人文風景之一。
  • 二十九日,二○二○臺中文學獎得獎名單揭曉,瓦歷斯‧諾幹獲頒文學貢獻獎。小說類第一名林楷倫〈北疆沒有大紅色的魚〉、第二名石尚清〈圍牆上的魚〉、第三名張喬雅〈少女殼〉、佳作包文源〈童年〉、謝瑜真〈每個人都可以加入實驗室〉、王席綸〈鯤鯓〉。

 


 

9789864503339
《九歌109年小說選》

 


 

|主編:張亦絢

生於臺北木柵。巴黎第三大學電影及視聽研究所碩士。早期作品,曾入選同志文學選與臺灣文學選。另著有《我們沿河冒險》(國片優良劇本佳作)、《小道消息》、《晚間娛樂:推理不必入門書》、《看電影的慾望》、《我討厭過的大人們》,長篇小說《愛的不久時:南特 /巴黎回憶錄》 (臺北國際書展大賞入圍)、《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臺北國際書展大賞入圍),短篇小說集《性意思史》獲openbook年度好書獎。二〇一九起,在BIOS Monthly撰「麻煩電影一下」專欄。

網站:nathaliechang.wixsite.com/nathaliechang

 

分享: